首页  |  简介  |  组织架构  |  规章制度  |  鉴定公告  |  新闻动态  |  公告栏  |  游环院 
现在是:
热点文章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访谈】环球游憩奖专访:丁万鑫—城乡规划应重视游憩规划专项设计
2020-12-29 10:46:30  

 

 

【访谈】环球游憩奖专访:丁万鑫—城乡规划应重视游憩规划专项设计(图1)

环球游憩奖专访:丁万鑫—城乡规划应重视游憩规划专项设计

本期嘉宾:丁万鑫

一级风景园林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建造师,重庆市评标专家库专家,游憩智库专家。主要工作领域:景观规划设计、游憩规划设计、文旅综合体规划设计。

代表作品:《重庆璧山青龙湖风景区旅游步道规划设计,国家级5A景区》、《重庆巴南区琵琶洞风景区规划设计》《四川省武胜白坪飞龙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黑山谷5A级景区八角小镇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泸沽湖奇境摩梭文旅综合体总体规划》等

 

游憩者访谈录:很高兴丁老师百忙之中抽空接受环球游憩奖(GRA AWARDS)的访谈,作为国内游憩规划设计践行者、城乡规划设计的先锋人物之一,您认为城乡规划和游憩规划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因关系呢?

丁万鑫:谢谢沐阳,我简单的谈一下个人的看法。早在1933年CIAM会议制定的《雅典宪章》将城市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其实就非常明确对城市功用进行了定义,多年以来居住、工作、交通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与共识,那是城市早期建设的基本需求,而游憩迟迟才登上舞台,根本原因是人们对环境需求的转化与升级,也就是从过去基础物质满足的追求到精神需求转变的标志,游憩规划虽然登上舞台较迟,但是也尤其重要。从近些年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到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游憩是身披五彩霞衣而来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到了,人们的需求也到了,产业与学科发展自然也该到了。这里我重点要倡议将游憩规划设计专项纳入到城乡规划的各个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社区规划乃至现在的新农村规划等。城乡规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形成的是一个纲领性的成果文件。游憩规划跟城乡规划的共性在于都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但城乡规划是大系统工作,游憩规划则更加细致,实施的指导性更强。随着国家五位一体的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游憩必然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人们期待的美好生活场景就与游憩环境质量息息相关。

游憩者访谈录:那您能简单的谈一下目前国内游憩领域的发展现状吗?相信其实很多人对游憩还不是很了解。

丁万鑫:先简单下个结论“游憩现在很热”。因为我最近在撰写游憩规划方面的图书,就查询了很多资料,我说几个数据大家就知道了为什么热了。最简单的大家喜欢用百度去搜索,“游憩”这个关键词相关结果约23,700,000个,中国知网关于“游憩”研究成果有34,252条,当然还有大家熟知的国内已经有了首家游憩学科研究院,成都游憩环境技术研究院,胡院长我们很熟悉,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我多次听过他的报告会,作为民营研究机构发展框架如此清晰,敢于担负,不简单。其次,国内游憩产业也是欣欣向荣的,环城游憩带、游憩商业区、森林游憩康养、大型游憩园等兴建逐渐繁荣,特别是城郊地带游憩区品质是越来越高,成为周末家庭出行热门目的地。

借助国外发展经验,然后根据我国现状因地制宜的发展,会提高游憩学科与产业效率。我们可以想一想,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对游憩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目前已发展近百年,拥有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与产业体系。我国游憩理论研究还是很早的,始于1984年薛树田老师摘译了前苏联《森林经济价值》一书的部分章节,探讨了游憩森林的经济价值。后来在1998年,吴承照先生的《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一书针对城市社会发展与生活结构问题,从游憩的角度论述了游憩学与游憩规划对优化生活结构、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和完善城市规划与风景规划理论的重要性,并运用系统分析、问卷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闲暇、历史、行为三个方面构建了游憩规划的理论体系,这应该是国内最早的游憩模型,还有一大批知名学者为游憩理论研究做出贡献。但游憩产业发展就一直相对迟缓一些,这也是社会发展内因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我国经济形势日益好转,人们也就追求高品质生活环境,追求起游憩环境质量起来。

游憩者访谈录:国内游憩行业还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可以这样认为吗?什么是瓶颈?

丁万鑫:是的,可以这样理解,发展瓶颈主要是人们认知与专业人才。其实,人们每天都在实施游憩行为,比如:去公园散步,去古镇或者商业体购物,户外休闲与运动等,但是大多人对游憩行为缺乏专业认知,不能准确定义。产业要发展“人才”是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少量高校开始有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专业,但是专业设置与实际产业需求是有些不吻合的,或者说面域涉及不够。今年6月游憩产业会有专家就提出,未来10年,我国游憩产业专业人才会达到8万以上,未来20年产业链上下游从业人员会达到30万人左右,人才怎么培养是难题。好在2019年11月31日国家政策改革,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可以由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成都游憩环境技术研究院就审时度势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游憩专门人才实施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这将对国内游憩行业有助推作用,相关企业也是非常认可这项工作,众人拾柴。

游憩者访谈录:据我们了解,您这边在几年前就开始对规划学、景观学和游憩学进行融合,那您这边现在有没有什么成熟的游憩案例或是作品可供大家学习呢?

丁万鑫:是的,我们团队开始得比较早。学习谈不上,大家交流吧。我们的确在尝试做一些学科融合方面的项目研究,也有一些项目成果,比如近期我们团队设计和施工的一个湖区景观项目,里面就有规划一个游憩组团,初期我们通过对场地的景观生态学、游憩生态学研究,规划设计了植物群落体系,因为是一个湖区公园的项目,所以后来我们又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学数据分析,对场地进行了交通的规划和设计,这里面就包括了一些游憩节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又进行了若干次的动态调整,也都是运用了景观、游憩等相关知识和手段对项目进行融合指导实施,目前看来完成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中冶柏芷山国际度假公园项目,我们还尝试运用了吴承照先生的闲暇、历史、行为的游憩规划理论体系模型进行设计研究,也获得了一些不错的项目研究成果。目前这两个项目我们也申报了环球游憩奖的角逐,在这里我就不展示了,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环球游憩奖,到时候能跟各位同行多多交流。

游憩者访谈录:感谢丁老师对于环球游憩奖的认可,那么对于环球游憩奖,您认为它对于游憩行业在国内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呢?

丁万鑫:首先,环球游憩奖是一个国际性的奖项,致力于推动游憩学科在全世界领域的发展,而游憩领域目前在国内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我认为环球游憩奖是我国游憩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助力;其次,目前国内游憩规划与设计在城乡总体规划上缺乏考虑,大多紧密的结合在项目的方案设计或景观设计中,缺乏系统性的思维,环球游憩奖的设置可以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将业界最优质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更加有利于推动游憩事业在国内的发展;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相信环球游憩奖的设置,对于未来的游憩领域和行业的发展,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幸福小康社会的人民。

游憩者访谈录:好的,希望我们的游憩事业能在国内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再次感谢丁老师今天抽空接受我们的访谈,也希望您今后有更多优秀的作品面世。

丁万鑫:好的,谢谢沐阳。

 

[游憩者访谈录]—是环球游憩网开放性访谈连载品牌栏目,本期由沐阳访谈整理(总第NO.202018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科普】李晓江:没有疫情,规划师也应该深刻反思的问题——容积率、“大城市病”、公共开敞空间
下一篇:【资讯】苏州河两岸42公里岸线贯通的“幕后故事”
关闭窗口
成都游憩环境技术研究院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免责声明
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蜀ICP备18026678号-3 网址:http://www.retriedu.com
地址: 办公室电话: 邮编: